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黑鸟儿”
时间:2013-05-09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文章作者: 【 字体:  】 打印本页

段奇清

  在我的家乡,骂人“黑鸟儿”是一句极其恶毒的话。对于从小就喜爱鸟儿的我,却总不明白它的恶毒在哪儿。最近,看了清朝乾隆时期的一些故事,对这种说法似乎有所领悟。

  自古至今,差不多对贪污腐败都是下重手。可乾隆似乎是一个异类,异就异在他任用和珅为国家的反贪重臣。也许这也是一个重手,只是这手下错了地方。

  更形象一点说,和珅是用他的一张“狠嘴巴”去啄食那所贪之物。在和珅的那张狠嘴巴下,那些搞腐败的官员不是怕贪污,不是不敢贪污,而是怕贪得不够数,满足不了他的那张狠嘴巴。

  浙江有一个巡抚叫王望,他一贪再贪,银子好像已经没地方放了,贪污的事也就暴露了。中央派了钦差大臣阿桂去查办。有人认为也许王望的小命难保了。其实,人们想错了,他不仅命没有丢,而且高官照做。只不过,他“自知罪重,自认罚银50万两。”

  他爽爽快快地拿出白银50万两,我们设想一下,王望贪了多少?他又为何如此大捞特捞,就这样有恃无恐?

  原来和珅曾经主持制定过一则反贪律令:凡大员犯了渎职、违例、包庇、侵贪等不法之事,只要交够“议罪银”就行了。是交银一万,还是一万五,或是更多,就看你的事情有多大。自己犯了事,先是自己认识到位,自己处理到位。否则,敬酒不吃就得吃罚酒。所以,这“议罪银”又叫“自行议罪银”。此就是和珅独自发明的“和一条”。

  这可以说是腐败者与反腐败者“双赢”的“好一条”。但也有人只想让自己一个人“赢”,并不认为这“和一条”有什么好。

  甘肃有一个知府叫闵鄂元,贪污公款一万九千八百两。甘肃可是一个穷地方,搞这一点钱也着实不容易。他当然舍不得往外掏。

  东窗事发后,他对和珅说,把我交给吏部处理吧!和珅本来就以“鬼精明”闻名,闵鄂元的那点心思他怎么就看不出?闵鄂元是在打他的小九九,到了吏部,官职虽说丢了,可银子也就保住了。

  然而和珅的想法是,我要的是银子,就是不革你的职。再说,你不做官或是朝廷一狠心把你给杀了,我和珅的财源可就断了。倘若吝啬你那点钱,我也可以为你变通,你分次“按揭”也未尝不行!

  “分期付款”这可是有先例的事。一个叫西宁的盐务专卖局的一把手,似乎能力很有问题,该收的税款就是收不上来。能者上,庸者下,让他挪出位子不就得了。

  可和珅不这么看,作为垄断行业的一把手,哪有税款收不上来的?这一定是他把力气使错地方了。和珅只要他的钱,并不撤换他。

  那可是肥得流油的部门,要的议罪盐数额也特别大。和珅也担心他下手太猛,大肆捞钱逼得盐商们狗急跳墙造了西宁的反。为了保护这位他用得着的干部,他也就给了西宁八年缴银的期限。

  有关和珅的这番公案看到这里,我的心似乎戚戚有所动。家乡一种水鸟儿的形象开始在自己的脑海里扑腾。

  那是一种浑身黑透了的鸟,它总一刻不停地在河水中追逐捕食。虽说它吞到肚中的鱼儿很多,但绝大多数都让渔翁即它的主人给挤出来了。是的,这种“黑鸟儿”我们家乡人称它为“水老鸹”。

  和珅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第一贪,原来他养了那么多的“黑鸟儿”、“水老鸹”。正在和珅以渔翁自居而洋洋得意时,想不到他自个儿也“跌倒”了,于是便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言传于世。和珅跌倒于大清朝的浑水中了,人们发现他其实也是一只“水老鸹”。

  这“黑鸟儿”、“水老鸹”因此就与大贪、巨贪联系在了一起,说“黑鸟儿”是骂人的恶毒话也就不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