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五位一体”打造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
6名形态各异的硅胶人在监舍里服刑,他们有的蹲坐在地掩面痛哭,有的手扶窗户眺望远方,有的在给家人写信,信纸被泪水浸湿,无声的忏悔让监舍的氛围格外凝重……这是北京市海淀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模拟监狱”的一个镜头。
这个警示教育基地,坐落在海淀区看守所监区内,于今年4月建成,一个月来先后有10多批次500多名党员干部在此接受了警示教育。该基地以“警示之门、正义之路、警示展厅、体验监舍、汇报大厅”五个环节为牵引,着力打造“以观促廉、以案讲廉、以声述廉、以感思廉、以悟保廉”五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收到了较好效果。
以观促廉,保持法纪“敬畏心”
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与高墙电网“零距离”接触,切身“体验”失去自由的生活,从而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是海淀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的一项特色内容。
在狱警的护送下,参观者穿过双重互锁的“警示之门”,走过重申法纪的“正义之路”,面对高耸的钢网、冰冷的铁窗,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敬畏便油然而生。
一墙之隔,却是两片天空。为了使参观者获得最直观、最真切的体验,警示教育基地将“监舍体验”作为一项特色内容,让参观者进入真实的监区筒道和监室,先后参观“模拟审讯室”、“模拟监舍”,观看服刑人员生活场景录像,每一个环节都在肃静的气氛中有序进行。
通过参观和感悟,使参观者深切体会到:监狱之门离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并不遥远,审判席和被告席只有一步之遥,高位和高墙也只一墙之隔,关键就在于自己该怎样去把握。要警惕“自毁前程”,就要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行,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小节,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敲廉政警钟。
以案讲廉,筑牢反腐“防火墙”
警示展厅是教育基地的主展区,在展厅入口处,“滑轨电视”里播放着北京市门头沟区原副区长闫永喜和大兴区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学元的案件警示录,电视自上而下的滑动播放过程象征着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而参观者的目光也由仰视逐渐降为平视,最终变成俯视,这与他们在现实生活的处境极为相似。
“我深知自己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朋友,对不起同志,也对不起家人和小孩……希望我的悔罪之声能警醒后人!”一名贪官在服刑前动情的哭诉与忏悔使在场参观者为之震惊、为之惋惜。
此外,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哥”杨达才、80后“杰出青年”肖明辉、“最有理想”的贪官叶树养等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备受关注的腐败案件也以“耻辱柱”、“故事墙”、“互动灯箱”等形式分别展现。
在“反腐十年”展墙上, 2003年至2013年落马的部级官员头像被一一呈现在参观者眼前,党的十八大以来官员违纪违法数据一目了然,这些都彰显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也传递了建设廉洁政府的时代强音。
以声述廉,常念防变“紧箍咒”
身边人当“活教材”,身边事当“警示钟”。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案件,在警示教育基地以“腐败标本”的方式展现在大家眼前,其犯罪轨迹发人深省。
“我没有过好权力关,进入了以权谋私的误区;没有过好金钱关,成了金钱的俘虏;没有过好社交关,走入了交友的误区;没有过好生活关,滑入了堕落的生活方式……再也没有机会为国家尽忠,是我无尽的悔恨!”无论是周良洛本人的忏悔之声,还是展柜里陈列的其来往文件、谈话笔录、钱物证据,无不提醒接受教育的公职人员,只有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抵御不正之风,防治腐败。
“世上没有后悔药,随着判决的落地,这些人被永远打上了贪官的烙印。希望大家能牢记心底,切莫重蹈覆辙。”采访中,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说。
“不少贪官在面对惩处,即将付出自由甚至生命代价的时候、会留下‘悔不当初’的肺腑之言,这些忏悔是迟到的正确认识,是充满伤痛的领悟,对在职党员干部来说也是一剂良药,聆听忏悔,往往起到‘紧箍咒’、‘预防针’般的作用。”正如基地管理人员介绍的那样,海淀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还通过双屏互动、场景还原等方式,让大家在聆听不同落马者的忏悔时,设身处地感受到贪腐官员的心理变化,触碰到他们内心的痛楚与绝望,从而把敲打、提醒的声音装进自己的心底。
以感思廉,提高拒腐“免疫力”
如何让参观者在学习结束后能延续内心的触动,把思想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海淀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的做法是留给参观者感悟和思考的空间。
这里的“环形弧幕”,是基地面积最大的投影幕。在此处,一段不足5分钟的视频格外引人关注。视频中,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上班时间上网购物、超标配备公车、违规宴请、公款旅游、工作疲沓、生活腐化等监控录像画面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郑重告诫每一位参观者:在点滴小事的背后,藏着“四风”之垢大问题。
一位参观者表示:“看完这段视频,惊出一身冷汗,有的问题在我身上也有,一定要引以为戒。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切实增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风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依法履职,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争当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虽然中央八项规定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糖衣炮弹会销声匿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如微信红包、电子礼品卡、快递送礼等手段层出不穷,为监管带来很大挑战,也让领导干部防不胜防。”基地管理人员如是说,“我们希望能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参观者的选择、鉴别能力,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悟性、提高警觉、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以悟保廉,练好自律“防身术”
融入科技元素,实现人机互动,是这个警示教育基地的又一特色。无论是电子翻书、双屏互动或是电子留言台,教育基地注重发挥参观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主动适应不同级别、不同行业受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习的互动性。
“贪廉一念间”互动场景,是对警示教育的总结和升华。这是一个颇有趣味的环节,多媒体可触摸液晶屏幕显示的是一个领导干部下班时的多种选择,参观者可在此处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场景,随即观看选择的后续情节及结局。同一个人物,选择正确的方向,则会“身心自在”,享受“天伦之乐”;选择错误的方向,在“觥筹交错”、“恋酒贪花”之后,只能落得妻离子散、身陷囹圄的下场。这一环节意在启示每位参观者,贪廉之差,只在一念之间,要警惕“因小节自毁前程”。
剖析病因才能铲除“病灶”。海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芦育珠告诉笔者:“在研究总结不同领域、不同级别官员的堕落轨迹的基础上,基地对腐败心理进行了细致剖析,明确指出揽权、侥幸、从众等多种不健康心理是腐败官员的病根所在,旨在教育大家对照这些心理,反思自己,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