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结硕果 清风正气溢民讴
当日历翻开崭新的一页,重温那刚刚过去的一年,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之声,仍不时地在耳畔回响。 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显示,2005年,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程度等各项主要评价指标均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其中,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程度达到60.0%,比2002年提高近12个百分点,比1996年提高27.2个百分点;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认可程度达到83.2%,比2002年提高8.8个百分点,比1996年提高20.7个百分点;群众对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满意程度达到53.3%,比2002年提高6.1个百分点,比1998年提高14.8个百分点。这组数据有力地表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深得民心! 刹“五股歪风” 群众拍手称快 2005年,全国各地各部门自觉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先进性教育活动之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的自觉性。同时,按照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的部署,针对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跑官要官”,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参加赌博等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大了治理力度,查处了一批顶风违纪的领导干部,狠刹了歪风,弘扬了正气。 地处鄱阳湖畔的江西省余干县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对违反规定配置小汽车、安装住宅电话、购建住房、接受和赠送“红包”等问题进行了清理,对党员干部赌博问题不定期地检查,严肃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和影响社会稳定的违纪违法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该县白马桥乡村民周坤生说:“我觉得,现在的干部比以前更负责任了,现在驻村干部到了村里后,总是深入到农户家中或田间地头,对我们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并及时予以解决。比如农网改造后,村里的照明电费依然较高,我便向驻村干部反映。他们核实后,及时与供电部门协调,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2005年很多地方开展了打击党员领导干部参与赌博的专项治理,群众拍手叫好。福建省福州市读者张万景在写给本报的信中如是说: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领导干部“参加赌博的,应予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到国(境)外赌博的,要从严惩处”。之后,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了几起党员干部参加赌博案件,震慑作用非常大,效果非常显著,老百姓都在拍手叫好。禁止党员干部赌博,关键是要重拳治赌,加大对党员干部参赌的查处力度。对参赌的党员干部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对那些顶风作案的腐败分子,一定要加大查处力度,这样老百姓心里才更痛快。 “行风热线”热民心 优化环境解难题 2005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积极推进,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力度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成效明显。 各地区各部门紧紧依靠群众开展纠风工作,民主评议行风已在全国普遍推开,有22个省份开通了省级“行风热线”,12个省份的地市一级开通率达到100%,辽宁、北京等省份设立了纠风工作或行风建设网站。各部门抓行风建设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积极进行自查自纠,解决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了政风行风建设。 2005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纪委借助全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东风,把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外商投诉中心和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进行整合,成立了“三位一体”的办事机构———举报中心,专门受理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违纪违规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此,夏津县恒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银深有感触:“以前‘吃拿卡要’的情况比较多,许多有执法权的部门经常上企业来,我们还得专门拿出时间来应付这些事情,生产经营常常受到影响。现在县纪委设立举报中心,每半年对行风进行民主评议,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给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管理上了。” 江苏省灌南县自2005年4月份开展“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活动以来,群众提出的11360多条意见和建议全部落实到位,其中8100多件当场得到解决,其余3000多件有的被归口办理,有的被纳入整改,给了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王艳是该县李集乡朱圩村村民,2005年初,在与党员干部座谈中,她反映失地农民的保障和工作问题,立即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该县出台了保障办法,给失地农民发放“两证一折”,失地农民按月到银行领钱,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该县经济开发区还组建培训中心,对失地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如今,像王艳这样的失地农民有2000多人在家门口的工厂里找到了工作,实现了“农转非”,王艳现在的月收入900多元。 效能服务中心好 群众办事不再难 2005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监督检查。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一些地方出台了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规则以及影响机关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罗虹霞是甘肃省张掖市一所大型医疗美容机构的法人代表。2005年初,她计划在该市投资开设自己的诊所,但由于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刚刚完成体制改革,人员、制度都不完善,以致相关审批工作出现一些麻烦。于是,罗虹霞到该市监察局投诉。市监察局高度重视,协同有关部门积极调查处理,最后分清了各方责任,罗虹霞很快通过了相关审批程序,她的医疗美容诊所也很快开业。罗虹霞说,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吸取教训,严格管理,现在他们监督检查工作非常规范认真。 2005年以来,广东省南雄市实行效能告诫制度,对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不当行为实行责任追究。该制度规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如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不负责任,效率低下及造成不良影响的,将给其所在单位、单位主要责任人及本人发放效能告诫书,并将相关材料分别存入市委组织部和被告诫单位人事档案。此制度实行一年来,有效地遏制了部分单位和机关工作人员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的恶劣风气,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该市溪口村一位支部书记说:“实行效能告诫制度后,群众普遍反映政府办事效率提高了,改变了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群众办事不走回头路了,我们欢迎这样的制度。” 治“官煤勾结” 别拿生命当儿戏 2005年,国内发生了多起煤矿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几乎每一次死亡的背后都可以找到官员违法乱纪的影子,不动‘官煤勾结’的根子,就不可能治理矿难”。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指出,“官煤勾结”是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症结。2005年8月3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坚决清理纠正官员投资入股煤矿问题。截至去年12月23日,全国共报告登记在煤矿投资入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4878人。登记入股金额7.37亿元,已经撤资5.62亿元。清理纠正“官煤”撤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黄磊同学对记者说:“国务院于2005年8月发出的《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要求:凡已经投资入股煤矿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一个月内必须撤出投资。以如此坚决的语气发出这样一个‘限期通知’,显示出党中央、国务院治理领导干部投资入股煤矿的决心和魄力。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我们不仅看政府说要做什么,更要看有没有实际的效果。2005年年终,当我看到监察部副部长陈昌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后,我真正感受到了这种决心带来的成效。我们期待着,对那些仍然拿矿工生命开玩笑而中饱私囊的官员,国家一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不管多难多险,我希望我们的政府都有勇气做下来。” 一些热心的群众还在网上为消除矿难献计献策。下面是来自人民网的一则网评:矿工对煤矿安全的忽视,是矿难的一个危险源。治理矿难,矿工无疑是与煤矿安全最生死攸关的群体,矿工更是矿主和官员天然而有效的监督者。因此,把矿工这块庞大的监督资源激活,将会从某种程度上遏制一些矿难的发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所有的下井矿工“改造”成现代产业工人,教给他们能力并保障他们的权利,那么煤矿安全得到保障,将不是一个遥远的梦。2005年出台的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都明确提出对矿工要进行强制性的培训,而且培训的时间必须有保证。这都是强制性的,而且是有法律规定的。同时对于没有进行培训就让工人下井的,发现之后还要进行严厉的处分。真正依法办事、落实法律所规定的职工培训的要求,我想情况会比现在好得多。 |